几分钟了解偏头痛
1.概要
偏头痛是一种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和声音敏感,头部一侧或两侧有强烈的搏动性疼痛,严重时影响正常生活的头部疼痛性疾病。偏头痛女性多发,约为男性的3~4倍,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
2.原因
偏头痛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一种或多种因素刺激下,脑血管急剧扩张,从而引发偏头痛。例如,精神压力等因素会刺激三叉神经,促使神经末端释放炎症物质,这些炎症物质进一步刺激血管扩张,从而引发“一跳一跳”的搏动性疼痛。
3.症状
偏头痛的特征是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除头痛外可能还会伴有恶心和严重呕吐。疼痛可持续4~72小时,多为单侧疼痛,也有两侧疼痛。
此外,偏头痛发作时对光线、噪音敏感,在光线较暗、安静的地方才会缓解。甚至对平时不会特别在意的气味、香味也会很敏感,有时候会变得烦躁。严重时,上下楼梯、步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动作都会导致头痛加剧,卧床不起。
大约有20%的偏头痛患者在偏头痛发作前会出现一些预示性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前兆症状”。比如眼前会先出现一闪一闪的细小光线,然后慢慢地在视野中扩大,让人逐渐难以看清远处。这些可能会持续20~30分钟,最长不超过60分钟,待这些预示性变化消失后头痛开始发作。“前兆症状”主要表现为视觉上的症状,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单侧手脚无力、麻木,以及言语障碍等症状。
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1个月1~2次,也有患者一周3~4次。止痛药物需合理用药,过度服用止痛药物反而会加剧恶化,甚至有可能每天发作。
4.检查诊断
首先,要确认是否是脑和身体的异常引起的头痛后,再进行偏头痛的鉴别诊断,进行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和神经学检查,必要时追加影像检查。同时,确认头痛的方式、持续时间、有无恶心呕吐、对光线、声音的敏感程度等。
此外,首次出现头痛的年龄、每月的发病次数等也是诊断所需要的信息。如果信息过多容易忘记,建议在笔记本或者日历中简单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服用药物等信息,有了这些记录之后可以更好地进行诊断治疗。
5.治疗
偏头痛目前无法根治,其治疗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发病频率低(每月发作几次),通常情况下服用止痛药物可以很快好转。痛感不强,对生活影响不大的,服用药店购买的非处方类止痛药物即可。疼痛强烈,甚至影响正常的上学和工作的,请至医疗机构就诊,由医生开具适当的偏头痛药物处方(图3)。
此外,如果每月服用10天以上的药物,除原有的偏头痛外,也有可能是由于药物过量使用引发的偏头痛(药物滥用性头痛),就诊后的预防治疗十分必要。
医院开具的处方药物为曲坦类药物。曲坦类药物作用于脑血管,使过度扩张的血管恢复到原有程度,抑制三叉神经释放神经肽。
6.预防
预防治疗方面,有时候会使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见图3)。此外、日常生活方面控制饮酒,避免过度睡眠或睡眠不足,在生活上尽可能减少偏头痛的诱因也很重要。
目前我们国内对偏头痛的治疗任有很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预防性治疗不充分,就诊率不高,以及镇痛药物过度使用等。虽然偏头痛发作时很痛苦,但只有自己去重复学习了解偏头痛,找到正常的处理办法,减少发作诱因,及时去医院就诊,这样才能不被偏头痛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