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白介素34可抑制免疫治疗效果,以白介素-34为靶点的新疗法有望开发
※. 本文由日本就医网整理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海道大学遗传病控制研究所的清野研一郎教授团队发现,癌细胞产生的白介素34(简称IL-34)会对包括抗pd-1抗体在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产生抗性,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iScience(2020/09/19电子版)。
通过白鼠实验,分析抑制IL-34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关联性、肿瘤微环境。
IL-34是2008年首次发现的细胞因子,在健康人的大脑组织、皮肤组织中均可发现。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各种肿瘤的组织中均有IL-34表达, 并且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有关。清野教授团队此前曾发表过肺癌来源的IL-34与抗癌剂耐药有关的学术论文,但尚未明确IL-34是否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有关。
于是,清野教授团队使用有IL-34表达的白鼠与无IL-34表达的白鼠进行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浸润至肿瘤组织内的免疫细胞进行解析,来分析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模型,进一步分析抗IL-34抗体与抗pd-1抗体联用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有IL-34表达的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产生抗性,而无IL-34表达的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显示出敏感性;而且在无IL-34表达的肿瘤微环境中,参与抗肿瘤免疫激活的各种因子的表达均有增加。此外,通过抑制IL-34表达,使M1巨噬细胞与T细胞数量增加,抗IL-34抗体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对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肿瘤范围缩小(如下图)。
图. 抑制IL-34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效性的机制
这是首次关于IL-34靶点治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疗效的研究报告,根据此项研究,有望开发以IL-34为靶点的新疗法,阐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性的相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