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需警惕“房颤”风险!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与世界心脏病学2020年度会议上发表的报告,在对超过1亿4300万成年患者的最新调查显示:有过癌症病史的人发生房颤(AF)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两倍以上。尤其是前列腺癌患者,AF风险最高。其次是乳腺癌,肺癌,大肠癌,非霍奇金淋巴瘤。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多发群体:老年人
常见病因:冠心病、高血压,甲亢等
常见症状:心悸,乏力、劳累;眩晕;胸部不适;气短等
【罹患房颤的风险与癌症类型相关】
既往也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后患AF的风险更高。但这次的研究是头一个分析AF和具体癌症类型关系的研究。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的“全国住院病人样本(NIS)”数据库,分析了2012~2015年间在美国医院就诊的超过1亿4300万成年患者的数据,以确定癌症与AF并存的频率,以及哪些癌症种类的患者更可能罹患AF。
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的10%,近1450万人罹患AF。
在调整了已知的可能导致AF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其他心脏疾病后(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疾病,瓣膜病等),相比普通健康人群,癌症患者患AF的风险要高出2.3倍。
从癌症类别上看,前列腺癌患者患AF的比例最高,其次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大肠癌,非霍奇金淋巴瘤。
从死亡率上看,前列腺癌的AF患者死亡率更高 (3.28% vs 2.31%);非霍奇金淋巴瘤(1.64% vs 1.61%)和大肠癌(2.46% vs 2.2%)中,也有类似结果。
与其他癌症相比,前列腺癌的AF发病率较高。对此,尽管研究人员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他们表示:与特定癌症相关的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心率失常。通常,前列腺癌的诊断年龄与AF的平均年龄大致相同,都在66岁左右。由此推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这类患者年龄较大,引发心率失常的并发症较多。而心率失常风险较高的癌症,因血液中凝固因子,以及全身性炎症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的可能。
此次的研究中,癌症患者的房颤是初发还是复发?阵发性还是持续性?尚待研究。患者的癌症治疗信息也不确定。只知道化疗时会伴随心肌功能障碍。
根据此次研究,某些特定癌症的AF风险高,可能会受益于心脏评估,适当的治疗(药物疗法或 消融术)等。要想了解癌症患者出现AF的背景因素,探索与AF有关的炎症标记物,对AF的预防以及治疗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