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蛋白,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白蛋白是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白蛋白通常与球蛋白结合起来反映肝脏的受损情况。很多人在肝功能检查中发现白蛋白偏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么,什么是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白蛋白与球蛋白
白蛋白(正常值35~50g/L)
白蛋白是在肝脏内制造,又称清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一旦白蛋白降低,就会出现水肿。白蛋白是作为营养的指标,也是肝脏合成蛋白能力的指标。白蛋白降低有三方面的临床意义:
1. 营养不良:长期饮食减少或消化吸收不给力,导致原料不足,自然也就无法合成足够的白蛋白,如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等。
2. 肝脏疾病:当肝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引起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白蛋白减少。
3. 丢失过量:如大量蛋白尿的肾炎、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可导致白蛋白降低;白蛋白增高一般不是病理性的,仅可见于大量出汗、腹泻、水分丢失、血液浓缩。
球蛋白(正常值为20~30g/L)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主要指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免疫力的指标,偶有下降提示免疫力降低,要注意休息、饮食和睡眠。在很多疾病中,尤其是免疫性疾病,常常发生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如免疫缺陷性疾病(HIV)可见血清中球蛋白下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自免肝等)球蛋白可升高;在某些感染性疾病中(如慢性肝炎:乙肝、丙肝等)也可出现球蛋白升高。球蛋白的测定是非特异性检查,仅能说明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情况,而不能说明是什么病。
总蛋白:
是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总和。具体要看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和比值,二者的含量和比值不同,临床意义也不同。
二、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1. 白蛋白偏低通常是营养状态不太好;球蛋白偏低一般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了免疫抑制剂等,但光看这两个指标,很难确定问题,还要看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等。
2. 白蛋白低与肝功能异常有关还与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下降有关,饮食上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但不要过量,因为会加重肝脏负担。
3. 白蛋白合成不足,常见于急慢性肝病。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
4. 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或消化道疾患,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如胃癌,肠癌,肝癌。
5. 肾源性低蛋白血症:由于肾脏正常的排泄屏障受损引起的大量血清白蛋白从尿液中排出,且丢失的蛋白总量大大超过人正常饮食摄入的蛋白的量,即会导致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6. 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几乎全由肝脏合成,各种肝脏、蛋白补偿机能受损,则造成制造的不足,会导致白蛋白偏低。
引起肝功能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养不良会引起白蛋白偏低。
2. 急慢性肝病、胃癌、肠癌、肝癌等都会引起蛋白质吸收不良,进而导致白蛋白偏低。
3. 肾脏排泄屏障受损也会导致白蛋白偏低。
4. 白蛋白的合成几乎全由肝脏合成,因而各种肝脏、蛋白补偿机能受损,就会造成白蛋白制造不足,导致肝功能白蛋白偏低。
三、白蛋白偏低的危害
1. 当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产生减少,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因此肝功能检查白蛋白偏低就往往提示着肝脏受到了损害,受损的程度越严重。
2. 白蛋白的作用之一是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的渗透压,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这是常见的白蛋白偏低的危害。
3. 白蛋白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人体中可起到维持营养均衡的作用,当白蛋白降低的时候,会使人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4. 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较多,当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降低的时候,血浆中的胶体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会导致血液中的水分过多,这些水分会进入组织液,而引发水肿。
日本就医网提醒白蛋白偏低的危害是很大的,白蛋白在人体内的是比较重要的,当它偏低以后将不能维持胶体渗透压,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腹水,身体浮肿。另外如果是肝细胞受损引起的话白蛋白低的话,白蛋白值越低,代表着肝细胞受到的损伤也就会越严重,对肝脏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所以当白蛋白出现偏低的时候尤其是患有肝脏疾病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的进行病情的检查,及早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