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引起的潮热有新药啦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降低或抑制体内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剌激作用。主要应用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即对雌激素、孕激素等刺激有反应的乳腺癌。
虽然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小,可以长时间维持治疗,但是每种内分泌治疗方法还是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就是血管舒缩症状-潮热。
典型的潮热表现为开始于颜面部的一阵暖热发作,向下扩散到颈部和躯体,紧接着伴随着岀汗,持续30秒至5分钟,一日可发作10余次。接受口服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女性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会出现潮热,但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发生潮热的机制可能是下丘脑部位的雌激素剌激减少,使内腓肽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从而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素乱。
Q-122 是一种新型非激素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刺激下丘脑中雌激素反应性神经元来抑制血管舒缩症状。研究者们在 2022 年 11 月 12 日的《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等18 个中心进行的 II 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概念验证研究的结果。
【试验方法】
这些患者为年龄在18~70岁之间,服用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至少30天,每周至少出现50次中度至重度血管运动症状(潮热和盗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按BMI[≤30或>30]、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分层),口服治疗28天。
血管舒缩症状的严重程度由VMS-S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
1)轻度:发热但无出汗。
2)中度:发热,出汗,但不影响生活。
3)重度:发热,出汗,影响生活。
主要终点是中度和重度VMS-SS(msVMS-SS)从基线到第28天的平均百分比变化。VMS-SS计算为(2×中度血管舒张症状的数量)+(3×重度血管舒张症状的数量)。
修改后的意向性治疗人群,即服用了至少一剂研究药物并在进入研究后进行了至少一次疗效评估的患者为疗效分析人群,所有服用了至少一剂研究药物的患者为安全分析人群。
【试验结果】
Q-122 组 msVMS-SS 从基线到第 28 天的平均变化为 -39%(95% CI:-46~-31)。安慰剂组为-26%(95% CI:-33 ~-18)。Q-122 组显著降低 (p=0.018)。
大多数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两组之间相似。
Q-122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11/65),安慰剂组为14%(9/66),仅在该组中观察到2例。
【试验结论】
Q-122在改善接受口服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女性的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和出汗)方面有效且耐受性良好。“这些结果支持对Q-122 进行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研究,并有可能扩展到需要替代绝经期激素疗法的绝经后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