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筛查要知道七件事
普通健康体检并不等于癌症筛查,防癌筛查是针对癌症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检查项目及检测方法与普通健康体检不同。对于日渐上升的患癌率,很多人都参加癌症筛查,但对癌症筛查,你了解吗?
选择适合自己的防癌项目
防癌检查并不是项目越多越好,要有针对性。癌症有明显的性别、地域差异,在选择防癌检查项目时,可以遵从以下原则:
男性要特别注意肺癌、胃癌、食管痛、肝癌、大肠癌和胰腺癌的征兆。
女性则要注意检查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但检查乳腺时,最好采用B超等方式,避免频繁使用红外线、X射线检查,这里说的频繁是指6个月以内,以免吸收过多放射物质,反而增加致癌危险。
中老年人、吸烟者,则是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应每半年至一年查次胸部X线或CT。
当然,这些建议并不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在实际情况中,还需根据体检数值,以及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
防癌检查多久做一次
鉴于防癌检查所带来的心理和经济因素影响,防癌检查并不适合每个人都做。35-60岁的人,每年应该做一次癌症筛查,但有肿瘤家族史或者特定的高危人群,如广东、福建等鼻咽癌高发地区,无论年龄大小最好每年做一次鼻咽肿瘤特定检查。
癌症筛查中的肿瘤标志物
研究发现,癌细胞出现后,身体会做出某些反应,导致某些蛋白指标变化,医学上将其称为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是目前防癌检查的可靠性依据。常见肿瘤标志物为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基抗原(CA199)、糖基抗原(CCA125)和糖基抗原(CA153)几种。
哪些人需要做癌症筛查
40岁以上健康人,宜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45岁以上,家族中一级亲属有患家族聚集倾向的癌症,如乳腺癌、子宫癌、胃癌等,宜进行筛查。
45岁以上,有乙肝病史。
长期患胃病,以及其他慢性消化道炎症者。
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或者工作环境污染严重者。
有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人,如吸烟、熬夜等。
以上人群,只要符合一个条件,则应做一年一次的防癌普查。如果有“癌症信号”出现,则应尽快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癌症筛查要做PET-CT吗
PET-CT又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一种通过从分子水平动态观察体内变化的检查技术。简单说来,即使是两颗外观没有一丝差别的黄豆,通过PETCT扫描都可以确定其中哪一颗是熟的,哪一颗是生的 。
因为PET-CT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常被用来诊断、指导肿瘤、心脏和脑部疾病等,目前作为防癌检查设备,很受体检机构和体检者的青睐。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PET-CT检查。 这是因为PET-CT并不是对所有肿瘤都敏感,最好是在确定病灶的基础上,进行检查,更能发现病灶性质。而且每次进行PET-CT检查都要注射微量的放射性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
此外,PET-CT作为一种高端体检设备,体检一次价格并不便宜,不适合广泛推广。作为普通消费者,最好在检查前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慎重选择是否做PET-CT。
防癌基因检测有必要吗
基因检测作为最新的癌症检测手段,为痛症早期,甚至是在癌症发生之前就发现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基因检测简单方便,抽取5毫升的血液,等待1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会患癌症,但这种方法却并不适合所有人。
首先,目前发现的与基因有关的癌症比较少,无法覆盖到所有癌症。
其次,癌症的出现是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使检测出有癌症基因,也不代表一定会患癌症。过早地采取措施,如手术切除乳腺等,不符合健康生活。
但对于到了一定年龄,且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医生也会建议做相关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