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肠癌的二级预防
俗话说:人食五谷杂粮,难免生病。生病是一种不幸,但如能“早发现、早治疗”则是不幸中的大幸。大肠癌的二级预防是主要针对发病机制进行预防,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大肠癌,并予以治疗。尽管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正常上皮→异常上皮→腺瘤I级→腺瘤II级→腺瘤III级→癌”,这种大肠癌形成的多基因、多步骤分子发病模式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是指导当前化学预防及对癌前病变进行积极干预的基础。当然,也有部分大肠癌的发生可不经过腺癌阶段,而由异常上皮直接转化为大肠癌。
对于遗传性大肠癌来说,携带大肠癌缺陷基因或突变基因的家族成员(指一级亲属),其大肠腺瘤性息肉具有如下三大特点:①腺瘤出现的时间早(最早期可在 8~10岁);②腺癌癌变速率快(约 3-5年);③40岁前几乎100%发生癌变。
故遗传性大肠癌的二级预防,具体步骤包括:①对于遗传性大肠癌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基因筛检,确定家族成员中大肠癌致病基因的携带者:②对于携带致病基肉的或无条件进行筛检的10岁以上的家族成员,每年进行1次全结肠镜检查;③如未检出腺瘤性息肉,可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化学预防;④如检出腺瘤性息肉,但直径小于1厘米可行内镜局部治疗,同时进行化学预防;⑤如20岁以上的家族成员结肠镜筛检发现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或至少1个腺瘤直径大于1厘米,应及时进行预防性全结肠切除;⑥对于非致病基因携带的家族成员,筛检起始时间可以推后至30岁,每 1-2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10 年后如仍未发现病变,可延长到3年检查1次,如50岁仍未检出,则按自然人群进行筛查, 如发现单发腺瘤性息肉,则按腺瘤性息肉进行随访。
对于非遗传性大肠癌,由于大肠癌可在不同时间渐次出现多个大肠癌原发灶或同时发现多个大肠癌原发灶,故对于大肠癌术后,大肠腺瘤内镜治疗术后,幼年起病、病变广泛、病程长的炎症性肠病,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后,慢性便秘或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推荐定期接受大肠癌筛检。还可选择直肠指诊、大便隐血、癌坯抗原、结肠镜、气钡双重造影、腹部CT等方法进行筛检。根据大肠癌术后病理分型、位置、浸润深度,腺瘤性息肉大小、活检标本是否有不典型增生及程度等,确定筛检的时间间隔,短的需3个月进行1次,长的可每1~3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