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是指结肠固有膜内含有脂褐素物质以致肠黏膜色素沉着的非炎症疾病,检出率在约为0.1%~6.0%之间,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电子肠镜的广泛应用,该病在中国人群中的检出率有逐渐上升趋势。结肠黑变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便秘、下腹胀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内镜下可发现结肠黏膜呈褐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性改变,呈现出颗粒状、网格状或豹皮、虎皮花斑样改变,并发息肉等,可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甚至全结肠。对习惯性便秘、腹泻、便血和长期服用泻剂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并应警惕结肠黑变病及肠癌和息肉恶变。治疗上要纠正不良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多食纤维素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多饮温盐水,改善睡眠,稳定情绪,少用蒽醌类泻剂。停药6个月以上肠道色素可逐渐消失。
结肠黑变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它的发生与大剂量滥用蒽醌类泻药,以及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有关。绝大多数患者有1~5年的服泻药史,且所服泻药多为含有蒽醌类成分的制剂。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的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物,另外追求身材苗条而过度减肥等因素,可使肠道反射性蠕动减弱,导致便秘。忽视排便意识,经常使用强泻剂使直肠反射敏感性减弱,排便反射不能产生或产生较弱而导致便秘。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不足,持续高度精神紧张等,均可造成肠蠕动失常,痉挛收缩,导致便秘。而长期使用蒽醌类泻剂,如百合科的芦荟,豆科的决明子、番泻叶,茜草科的茜草,特别是寥科寥亚科植物中广泛存在蒽醌类成分,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玄参等。这些药物含有番泻戒甙或大黄酸,均属蒽醌类,长期连续使用则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结肠黑变病常与结肠息肉和大肠癌共同存在。大肠黏膜黑变是由于受到泻药反复刺激后,色素沉着于大肠固有黏膜引起的,反复的剌激可以直接导致大肠黏膜发生癌变。同时对于长期便秘症状不正规的治疗,也会诱发大肠癌的发生。一些与大肠癌相关的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也可伴发结肠黑变高,在这时就更需要警惕大肠癌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