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结合并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 “生物导弹” 。
随着医学的进步,疾病发现得越来越早,局部控制的效果也越来越好。然而,仍有少数患者在治疗后会复发,甚至死亡。这是因为乳腺癌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微小的转移灶,因此需要只针对癌细胞的分子靶向治疗,其不良反应比化疗小,这在乳腺癌的治疗上是一个突破。但靶向治疗是在标准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发挥其优势的,一般需要与化疗联合使用。所以,分子靶向治疗不能替代化疗,而需要与化疗联合应用。
人体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在很多遗传学表达上存在不同,这些差异都可能作为靶点。分子靶向治疗是通过分子靶向药物抑制这些靶点,阻断肿瘤细胞或相关细胞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在临床中,找到能影响肿瘤生长增殖,并有生物学效应的理想、靶点还是比较困难的。但幸运的是目前针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已经发现了一个有效靶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临床发现,大约有2/5的乳腺癌患者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有编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基因扩增,导致细胞表面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过度表达,剌激癌细胞疯狂增殖。所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的肿瘤恶性程度更高,进展更快,更容易复发和转移,患者无病生存期明显缩短,且预后不佳, 是最凶险的乳腺癌。根据免疫组化检测通常把乳腺癌划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第一类是激素依赖型乳腺癌,即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此类患者适合内分泌治疗。第二类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此类患者适合分子靶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会导致细胞表面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过度表达,刺激癌细胞增殖。靶向药物通过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抑制,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第二类是雌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这类乳腺癌患者以化疗为主。
因此,抑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就如同封住癌细胞的嘴,使其无法进食,癌细胞就难以生长,这就是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机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 从1998年正式开始在临床应用至今已10余年,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药物。曲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体,能特异性地与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所表达的蛋白受体在肿瘤细胞膜外结合,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信息传播通道,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分子靶向治疗的使用是有严格条件的,它所针对的是特定的靶子,就像导弹发射前需要雷达和卫星帮助寻找并锁定目标一样,它也需要一些辅助手段。一般筛查出可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患者,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一旦检测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状态,患者需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避免被漏诊或误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药物和疾病管理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成本。
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有两类:一类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一类是小分子激酶抑制药。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曲妥珠单抗,商品名叫赫赛汀,主要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如果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及时得到靶向药物的治疗,生存率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所以,所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都应接受靶向治疗。与不用分子靶向治疗的同期患者相比,所有接受分子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增加了将近9个月。研究发现,在化疗的基础上接受分子靶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降低了40%左右,死亡风险降低了近30%。
化疗药物中的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联合应用会增加心脏的毒性反应,因此,这两类药物在临床中不宜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