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就医网

日本专家谈肿瘤・生物标志物

日本就医网 2020-04-17 10:51:53发布

目录

*生物标志物是什么?

*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哪些?

*预估药效的生物标志物

*评估药物副作用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是什么?

生物标志物,是指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等体液或组织中含有的蛋白质,基因等物质的检测,反应疾病变化或治疗效果的指标性物质。不仅可用于选择肿瘤的治疗药物,也可用来判断肿瘤是否存在或是否发生转移。

通过对血液,尿液,唾液,癌细胞,癌组织等所含蛋白质,基因变化等进行测定,得到的客观的标记物叫做生物标志物。现如今,在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中,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生物标志物,并且仍在逐渐探索中。

DNA序列便是一种生物标记物,它被称为人体设计图。我们可以通过DNA序列的个体差异来检测体质。例如,是否容易罹患食管癌,与乙醛脱氢酶2(ALDH2,与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相关)的活性强弱相关。ALDH2基因有3种类型,根据饮酒后面部颜色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判断出是哪种类型,也可通过对唾液的基因检测判断出来。

血液检查测定的肿瘤标志物也是生物标志物的一种(图表1)。

肿瘤标志物的测定,通常用于常规体检中的癌症早期筛查,也是诊断癌症是否复发/转移的检查项目之一。

但遗憾的是,现阶段尚不能通过测定肿瘤标志物就实现肿瘤的预防和早期发现。

癌症治疗中,为了精准地选择治疗药物,需要测定各种生物标志物。主要是通过活检或手术的方式采取肿瘤组织进行分析和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释放到血液或体液中的特殊物质。通常观测药物治疗或放疗后的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来提示肿瘤是否复发。例如,在血液检查中,可能会测定图表1中的肿瘤标志物。但是,数值上升并非一定就是肿瘤,而数值未上升也并非就等于没有肿瘤。单凭肿瘤标志物的数值不能用来诊断肿瘤,是否进展/消退/复发,只能作为诊断时的参考数据。

★癌症的发生和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中的基因发生持续性突变后形成的。癌细胞会形成异常组织,在基因突变进一步累积后,增殖速度急速上升,最终失控而无限制增殖。

即使我们的身体出现异常细胞,具有“刹车”功能的「抑癌基因」会随即启动,阻止异常细胞的增殖,并将其修复成正常细胞。但如果促进细胞增殖的「原癌基因」发生异常,增殖状态便像踩了油门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此时,如果「抑癌基因」受损伤,便无法启动刹车功能,异常细胞便会持续增殖。(图表2)

长期吸烟,暴露在霉菌等各种致癌物质的环境中,是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之一。突变的基因产生异常蛋白质,促使了细胞无限制增殖。原本分开的2个基因在融合后,也可能生成异常蛋白,导致细胞失控无限制增殖。(图表3)。另外,即使基因没有突变,DNA也会因细胞分裂发生持续变异,导致癌变。

随着癌细胞增殖原因的逐渐明确,以癌症相关基因和蛋白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被不断开发出来。


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哪些?

在现阶段的癌症治疗中,生物标志物主要用来针对特定的药物疗法,预测其疗效,副作用及预后。

★预测药物的疗效

癌症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放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4种方式。目前癌症治疗中常用的生物标志物主要用来选择药物治疗方案,预测疗效。我们称之为“疗效预测标志物”。

疗效预测标志物(图表4),有肺癌的EGFR基因突变,ALK基因融合,乳腺癌或胃癌的HER2基因过表达等。这些标志物本身就是参与癌细胞增殖的因子。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出现蛋白异常表达时,癌细胞增殖的开关就会打开,无限制地增殖下去。

以癌细胞增殖相关因子(蛋白质或基因)为靶点的“靶向药物”是新型的癌症治疗药物。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测定也伴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在进步。例如,EGFR基因突变的测定,就是用来预测EGFR抑制剂疗效的。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gR)的测定是用来预测内分泌疗法的治疗效果的。

通常在诊断癌症,做病理检测时测定生物标志物。检测样本可以通过穿刺活检获取。也可使用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白血病的话,要在髂骨或胸骨上进行骨髓穿刺,抽出骨髓液样本进行测定,分析是否出现基因突变或特异蛋白。

治疗药物失效,或肿瘤发生进展,复发时也会进行相应的标志物检测。

★疗效预测标志物与个性化治疗

疗效预测标志物,可以预测患者是否能从某种治疗中获益,从而帮助患者在选择最合适,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案。

但也难免会发生在测定标志物后,接受了某种特定药物的治疗并没有疗效的情况。例如,针对大肠癌患者进行的PAS(KRAS or NRAS)基因检测中发现了基因突变,选择了EGFR单抗药物的治疗,但是结果显示并无疗效。

癌症的治疗药物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其中不乏攸关性命的严重副作用。因此,尽可能避免使用无效药物,以及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往的药物疗法中,对于不同的患病器官,治疗方式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近年来,通过测定标志物,结合肿瘤的类别和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治疗,即“个性化治疗”越来越收到重视。(图表5)

★ 预后预测标志物与副作用预测标志物

标志物中还有一类用来预测预后。比如,测定乳腺癌复发风险的oncotype DX和MammaPrint就是预后预测标志物。如果雌激素受体(ER)呈阳性,通常肿瘤进展比较缓慢,属于稳定型;如果HER2过表达,则需要使用HER2抗体药物来治疗,改善预后。像ER、HER2这类用来预测特定药物疗效的标志物,同时也是用来预测预后的标志物。

副作用预测标志物,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含有降解某种化疗药物毒性的酶,来提示副作用的严重程度,从而避免发生严重副作用。通常在使用某种化疗药物前,通过血液检测。

★伴随诊断是什么?

诊断癌症,检测各种标志物时你可能会听到过一个词语--“伴随诊断”。伴随诊断,是针对期待某种治疗药物药效的患者,或者强烈恐惧副作用的患者,使用手术/活检采取的肿瘤组织进行的体外诊断,而不是直接给患者配药或配备装备。最近,靶向药物等新型药物的开发,也带动了伴随诊断的需求大大增加。

有关预估药效的标志物

预估药物疗法的疗效时,肺癌采用EGFR基因检测,ALK融合基因检测;乳腺癌或胃癌采用HER2基因扩增/蛋白过表达的检测;大肠癌采用RAS基因检测。根据肿瘤的性质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疗法,非常重要。

预估药物疗法的疗效时,结合每位患者的肿瘤类型,测定相应的标志物,能够帮助患者选择受益最大的治疗药物。根据肿瘤的类别不同,标志物的有效性也不同。

《肺癌》

本世纪初,肺癌的药物疗法只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类。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腺癌根据致病基因有了更加细致的分类(图表6)。其中,EGFR基因突变导致的肺腺癌在日本占有很大的比例。

EGFR基因检测,作为预估药效的标志物,是针对非小细胞癌中有必要接受药物疗法的患者实施的。可以通过诊断时气管镜下活检或手术切除的部分肿瘤组织来检测。

EGFR是分布于癌细胞表面的蛋白,向细胞内部传递细胞增殖的必要信号。EGFR一旦发生突变,就像打开了开关,癌细胞就会无限制的增殖下去。

如果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一线治疗方案是使用疗效最好的EGFR抑制剂。它可以阻断EGFR的异常活化,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一线药物有吉非替尼,埃罗替尼,二线药物有阿法替尼。

治疗的过程中,这些药物可能会逐渐失效,导致癌细胞继续增殖。此时需要再次进行肿瘤组织活检,进行另外一个标志物EGFRT790M的检测。T790M突变的话,可使用三线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

ALK 融合基因,是ALK基因和EML4基因融合产生的异常基因。该基因合成的ALK融蛋白会激活其他相关蛋白,促使癌细胞无限制的增殖。具有ALK融合基因的患者占肺腺癌患者的3%左右。

ALK 融合基因呈阳性的话,可以使用ALK抑制剂来抑制ALK融合基因的表达,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图表7)。

EGFR基因突变和ALK融合基因两者均为阴性,可考虑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来阻断免疫抑制;如果两者均为阳性,而EGFR抑制剂和ALK抑制剂都失效时,也可以考虑使用PD-1。对与非小细胞肺癌中肺鳞癌的患者,不需要做EGFR基因检测和ALK融合基因检测,可以直接使用PD-1。

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可以检测癌细胞表面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PD-L1蛋白表达,用来预测药效。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治疗药物正在研制开发。


《乳腺癌》

除了局限于乳腺导管的非浸润癌以外,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是通过检测疗效预测标志物,来选择药物疗法的。主要的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及HER2过表达。根据这几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以及Ki67(反应细胞增殖能力)的数值,来进行分子分型,选择最适合的药物治疗方案。(图表8)

疗效预测标志物,通过肿瘤诊断时活检采取的细胞或组织进行检测。乳腺癌的细胞中如果存在激素受体,说明癌细胞在夺取雌激素,并且在增殖。ER阳性或PgR阳性时,可以进行内分泌治疗,阻止癌细胞夺取雌激素,抑制癌细胞生长。绝经前患者可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和抑制卵巢功能的LH-RH受体拮抗剂;绝经后患者可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或雌激素类药物。内分泌疗法是否需要附加化疗,由Ki67决定。Ki67高表达时,可进行内分泌疗法联合化疗。也可通过检测oncotype DX或MammaPrint来预测复发风险,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化疗。

HER2是存在于细胞表皮上的蛋白。过高表达(HER2阳性)则表示癌细胞在持续增殖。可使用HER2抗体药物联合化疗的药物疗法。

乳腺癌复发时,可再次通过活检,检测激素受体,HER2等标志物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疗法。

《胃癌》

胃癌与乳腺癌相同,也有可能是因为HER2的过表达导致癌细胞的增殖。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复发/转移时有必要测定HER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状态。需要通过内视镜取活检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测定。

HER2阳性,可以选择HER2单抗联合化疗为一线治疗方案。HER2阴性或HER2单抗失效时,可遵循以往的常规化疗。

《大肠癌》

无法手术的晚期大肠癌,或大肠癌复发时,通过标志物RAS基因检测,选择最适合的药物疗法。通过内视镜或手术采取癌组织,进行KRAS和NRAS基因检测确认是否发生突变。

KRAS和NRAS基因,无论哪一个突变,EGFR单抗药物都会无效。两者中只要有一个属于无变异的“野生型”基因,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的话,都可以考虑EGFR单抗联合多药物化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GIST (胃肠道间质瘤)》

GIST (胃肠道质肿瘤),是发生在胃,小肠,大肠等消化道肌层的恶性肿瘤。患者中约80~90%的人细胞中存在c-kit基因突变导致的KIT蛋白异常。剩下的患者大多数窜在PDGFRA基因突变导致。

GIST的标志物c-kit基因需要通过内视镜等采取病变组织进行检测。该检测对于BCR-ABL激酶抑制剂的药效预测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发挥重要作用。c-kit阴性时,还需要检测PDGFRA基因是否突变导致。

在GIST的治疗中,无法手术/发生其他器官转移/术后复发机率高,这几种情况都可以进行药物治疗。c-kit阳性或PDGFRA阳性,在接受药物疗法时,可以考虑使用BCR-ABL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

BCR-ABL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KIT过表达,而KIT蛋白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伊马替尼失效时可以考虑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这些药物都失效后,可以考虑使用多激酶抑制剂-瑞格菲尼。

《恶性黑色素瘤》

BRAF基因突变,是针对手术无法切除,或已发生其他器官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选择最有效药物治疗时使用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肿瘤组织如果存在RAF突变,可优先选择BRAF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方案。BRAF无突变,可考虑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PD-1或CTLA-4。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一般采用以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为靶点的抗体药物。通过对诊断时手术切除的淋巴结进行活检来确定淋巴瘤的性质。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特异性蛋白。

对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检查细胞表面是否存在“CD20抗原”蛋白。CD20阳性,可单独使用CD20单抗药物,或联合多药剂化疗进行药物治疗。

CD20阳性患者发生复发,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联合放射线同位素,以CD20为靶点放疗来攻击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未分化的大细胞淋巴瘤复发时,如果发现CD30抗原蛋白,可以考虑使用CD30抗体药物。联合化疗药物,以CD30为靶点攻击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 》

ATL治疗中如果出现CCR4表达阳性,可使用CCR4抗体药物。以CCR4为靶点攻击癌细胞。约90%的ALT患者为CCR4阳性。

末梢性T细胞淋巴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复发时如果发现CCR4阳性,也可使用CCR4抗体药物。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诊断CML时,需要在患者髂骨处穿刺取骨髓液进行检测。如果确诊为CML,可以使用GIST治疗中常用的BCR-ABL抑制剂,抑制BCR-ABL的异常表达,阻止其发出细胞增殖的指令,从而缓解病情。BCR-ABL基因检测不仅能够确诊CML,还可以预测BCR-ABL抑制剂的疗效。

服用BCR-ABL抑制剂后,有些患者的癌细胞会消失。但是长时间服用可能出现耐药。此时,可以更换其他BCR-ABL抑制剂。但是需要再次进行骨髓穿刺,进行T315I基因检测。如T315I基因突变,可考虑服用普纳替尼。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AML如出现CD33抗原表达,在复发时可使用CD33抗体药物。其他以致癌基因或蛋白为靶点的药物也在积极开发中。

《 根据致癌基因,实施个性化治疗 》

上述这些通过测定标志物确定致癌基因,选择最适合药物的个性化治疗已经在广泛开展。在乳腺癌或胃癌中,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过表达说明:致癌基因和癌变器官无关。另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许多癌症都有效果。以往都是根据病变部位的器官分类来选择药物疗法的。今后,根据致癌基因选择最适合药物疗法的时代即将到来。

《 疗效预测标志物与药物副作用 》

疗效预测标志物,终究是用来预测疗效的,并不能预测副作用的强度。即使根据标志物选择的药物,也可能会出现强烈的副作用。因此,患者需要和主治医生或其他医疗人员保持沟通,在充分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后,谨慎做出选择。同时患者还需注意提前确认何种情况下必须联系医院,以及医院的紧急联系方式。

有关评估药物副作用的标志物

通过血液检查分析DNA序列,可以检测出是否为容易出现副作用的体质。

现阶段的癌症治疗中常用的预测副作用的标志物是UGT1A1基因。这是预测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伊立替康副作用的标记物。伊立替康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恶性淋巴瘤等药物疗法中常用的化疗药物。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等严重的副作用。

UGT1A1基因在服用伊立替康前通过血液检查来测定,可以通过分析DNA序列的个体差异,判断患者是否为易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副作用的体质。中性粒细胞在修复免疫和伤口时非常重要,大幅度的数量减少会导致死亡。

检测中被确定为高风险的患者,遗传了父母双方肝脏解毒能力差的体质。有关这种解读能力的遗传多样性有两种类型,只要从父母中的一方遗传了这两种类型,就是高危型。同等剂量的药物在高危患者的肝脏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引起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在以日本人为对象的研究中,高危患者约占10%,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约在80~100%.因此高危患者需要考虑减少伊立替康的剂量。

但是,该检测在伊立替康用药时不是必须的检查项目,根据医院不同,规定不同。另外,该检测是有局限性的。非高危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状。但使用伊立替康容易导致副作用,并不代表其他的化疗药物也会出现严重副作用。

除了UGT1A1基因外,在日本,尚无证据表明有其他更有效的副作用预测标志物。

上一篇

日本藤田医科大学教授谈罕见病DMD 新药获批!有望造福DMD患者!

​3月25日,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与日本新药共同开发的,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新药Viltolarsen(又称NS-065,NCNP-01)获得了日......
下一篇

日本专家谈磁共振(MRI)引导下的放射治疗

​大幅减少照射次数,在胰腺癌治疗中发挥优势。现阶段的放疗过程主要在CT影像引导下进行。不久的将来,将会在MRI成像引导下进行。欧美国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