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免疫疗法的发现及免疫机制
光免疫疗法(photo-immunotherapy;PIT)是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和免疫疗法两者结合的治疗方法。截至2020年3月份,以局部复发头颈部腺癌患者为治疗对象的第Ⅲ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期待尽快获得批准。
北海道大学大学院药学研究院生体分析化学研究室教授--小川美香子在2月22日举行的第17届日本免疫治疗学会上,就光免疫疗法的发现经过及其治疗机制做了详细的解说。
光免疫疗法:癌细胞与光敏剂结合后照射近红外线,癌细胞会被破坏
光免疫疗法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小川美香子教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主任研究员小林久隆领衔的团队中研究时发现:在使用酞菁类光敏剂检测癌细胞时,癌细胞会体积增大,继而破损死亡。
酞菁是结构类似卟啉的一种稳定型化合物,耐光性高,不易褪色。因其具有出色的耐久性,被用于新干线列车的涂料或CD光盘的涂层等。光免疫疗法使用的是高水溶性的酞硅菁,它是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和IR700结合生成的抗体-IR700复合物。当抗体-IR700复合物和癌细胞结合后照射近红外线(NIR)会生成细胞毒性,不结合则不会生成毒性。小鼠实验结果显示:癌细胞在与抗体-IR700复合物结合后,照射近红外线一次,癌细胞会坏死;反复照射后效果更加显著。即癌细胞与抗体-IR700复合物反复结合,反复照射近红外线后可以导致癌组织的深度坏死。
2019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2019)公布了以30例局部复发头颈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第Ⅱa期临床试验的结果。结果显示:奏效率43%,完全奏效4例(13%),部分奏效9例(30%)。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数5.2个月。总生存期中位数9.3个月。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13例(43.3%),其中光免疫治疗相关3例。
物理/化学变化可加速破坏癌细胞
关于光免疫疗法的免疫机制,小川教授强调:免疫疗法的发现纯属偶然,为了今后的药物研发,有必要明确破坏细胞的机制以及光敏性药物的性质。经试验发现:
1. 光免疫疗法在4℃的环境下,仍然可以发挥和在37℃环境下相同的抗肿瘤效果;
2. 光免疫疗法只破坏HER2阳性细胞,而不会伤及邻近的HER2阴性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特异性。对正常细胞影响甚微。
另外,三维定量相位显微镜成像的结果显示:即使加入被氧化的光三氮化钠(NaN3),癌细胞仍然会膨胀,破损。对此现象可以解释为:光免疫疗法与通过活性氧破坏癌细胞的光动力治疗(PDF)拥有不同机制。
而且由于以下3点:
1. 即使停止近红外线(NIR)照射,细胞仍然会继续膨胀。
2. 刚刚被近红外线(NIR)照射后的细胞膜损伤非常微小,水或负离子那样的小分子才能通过。
3. NA离子在进入细胞内部后,细胞被破坏。
光免疫疗法的作用机制被假定为:近红外线(NIR)照射光敏剂后,细胞膜发生微小损伤。渗透压或负离子失衡导致细胞内水分被榨取后,细胞膨胀而坏死。测试中放入放射性物质后,细胞内水分被榨取,培养液中渗透压上升,导致细胞萎缩。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了以下这些光免疫疗法的机制:
1. 光敏剂与癌细胞结合后照射近红外线,细胞膜瞬间破损。
2. 细胞内水分被抽干后,癌细胞会膨胀。
3. 细胞膜破裂后直至凋亡。
另外,细胞膜瞬间被破坏的机制也被赋予了以下说明:即光敏剂被近红外线照射后,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细胞膜表面生成不溶水的凝集体,切断了肌动蛋白纤维,从而导致细胞膜损伤。
光免疫疗法可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小川美香子教授还提示了光免疫疗法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光免疫疗法」可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光免疫治疗后,以下标志物的出现都证实了这一点。
1. CRT / HSP 70 / HSP90的表达(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2. ATP、HMGB1的表达(在抗肿瘤免疫的确立和免疫记忆中有重要地位)
3. CD80,CD86, IL-12, HLA-DR,CD40的表达(成熟树状细胞的标志)
小林久隆教授还做了如下报告:小鼠试验中,通过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介入,在向幼稚T细胞的抗原呈现中显示,贪食肿瘤特意抗原的成熟树状细胞会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再结合抗PD-1抗体的全身治疗,除了照射部位,远端肿瘤也会显示抗肿瘤活性,即远端效果。
最后,小川美香子教授总结了光免疫疗法的机制:与光动力治疗不同,光免疫疗法以物理/化学变化为起点而非阶梯式氧化反应,可迅速引起细胞死亡。细胞膜被破坏后,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会引起细胞调亡,肿瘤免疫被活化。